
前往印度朝聖是佛教修行者一生中必行之處,主要探訪地點有八處,故稱為印度佛教八大聖地,佛陀八大聖地歷史悠久,佛經上皆有紀載出處,回到數千年前佛陀說法之處,功德廣大殊勝之妙不可思議。 藍毗尼園(梵語:Lumbinī):釋迦牟尼出生地 藍毘尼園(Lumbini),全稱為"藍毘尼佛祖誕生遺跡公園",古屬印度迦毘羅衛國,今位於尼泊爾境內靠近印邊境小鎮魯明迪旁。藍毘尼在古代屬於北印度,相傳為古印度拘利國天臂城主善覺王為其夫人藍毘尼建造的花園。根據佛傳記載,公元前565年,迦毘羅衛國王后摩耶夫人(善覺王之女)產期將臨,按當地習俗回母家分娩。途經藍毘尼花園時,在公園內的一棵無憂樹下降生釋迦太子喬達摩·悉達多。作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誕生地,藍毘尼園是世界各地佛教徒渴望朝拜之地,藍毘尼是梵文"可愛"的意思,這裡原為某古代國王夫人蘭毘尼的花園,因此而得名。十九世紀發掘出了阿育王石柱,這是古孔雀王朝的皇帝阿育王設立的,是用以證明佛祖釋迦穆尼誕生於此,的唐玄奘取經時曾到籃毘尼朝拜,親眼目睹過這個石柱,並且留有文獻。根據他的《大唐西域記》記載,尼泊爾考古局在蘭毘尼附近發掘出古代釋迦時期的廢墟,發現了一批珍貴文物和神龕、佛院遺址等。人們發現阿育王石柱後不斷發掘修繕,那些沉睡於地下2500多年的講經壇、菩提樹、水池逐漸出土,各種文物遺跡充分證明,這裡就是摩訶摩耶夫人臨產之地,佛祖釋迦穆尼就出生在這裡,1997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。 菩提伽耶(Buddha-gayā):釋迦牟尼成道處 菩提伽耶位於印度比哈爾(Bihar)南部伽耶市近郊七公里處之布達葛雅(Bodhgayā),面臨恒河支流尼連禪河(梵Nairañjanā ,今法爾古河),其地原為古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城南方之優樓頻螺(梵Uruvelā )聚落。中國古代高僧法顯和玄奘先後記載了菩提伽耶的歷史。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2002年被列為世界遺產。經典記載,佛陀經歷六年苦行之後,行至此地,於畢缽羅樹下之金剛座上結跏趺坐,證悟十二因緣、四諦法等,而得正覺,故畢缽羅樹又稱菩提樹,即'覺樹'之意。釋迦牟尼當在附近的森林裡苦修6年,形容枯槁,精疲力竭,但還是未悟得解脫之道。於是他放棄苦修,喝了牧羊女奉獻的乳糜之後,來到了菩提伽耶,在一棵大菩提樹下打坐靜思,發誓如若不能...